|
探匡氏避讳——湖北荆州康弈武 二维码
1334
宋祖赵匡胤考 帝讳匡胤,姓赵氏,涿州人,宣祖仲子也。 建隆元年,正月,乙已称帝。(公元960年,庚申,辽历十年) 高祖:赵朓,唐幽都令。封曰文献皇帝,庙号僖祖,陵曰钦陵。妣崔氏,文懿皇后。 曾祖:赵珽,御使中丞,封曰惠元皇帝,庙号顺祖,陵曰康陵。妣桑氏,惠明皇后。 祖:一赵敬,涿州刺史,封曰简恭皇帝,庙号翼祖,陵曰定陵,妣刘氏,简穆皇后。 考:赵弘殷,周检校司徒,天水县男,赠太尉。封曰昭武皇帝,庙号宣祖,陵曰安陵。 母:杜氏,后唐天成二年,帝生于洛阳夹马营。 避讳实事 正月,甲子,皇弟匡义,加睦州防御使,赐名光义。(皇弟匡美,赐名光美。) 二月,已卯,以天下兵马都元帅呈越国王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。俶名上一字犯宋讳,故去之。 三月,乙巳,改天下郡县之犯御名、庙讳者。 已巳,以皇弟光美为嘉州防御使。 是月,定难节度使李彝殷,避宜祖讳,改殷为兴。即李彝兴。 宋徽宗政和三年,癸巳,(1113年)四月,丙辰,攺公主为帝姬,郡主为宗姬,县主为族姬。于是民间有无主之说。 摘自《续资治通鉴》和《宋史》(元,脱脱等) 结合历史文献与部分家谱记载,编者推论匡氏易氏的大致时间为: 第一次易氏:公元960年,庚申年,三月,乙巳日起,至公元1113年之间。(攺匚为点即主氏和读音相同羌氏) 第二次易氏:公元1113年,癸巳年,四月,丙辰日之后。(改为康氏同音、折匡字为匚王,即方氏、王氏) 在朝为官者首当其冲,一般有功名者次之,对庶民而言冲击要小很多。你不改姓,可是犯上,是要砍头、灭族的。
文章分类:
正史资料
|